ERP、SCM、CRM等其他企业应用系统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?
发布时间:2015-06-30 | 浏览量: 8510
标签: CRM系统 企业级服务
企业资源计划(ERP)、供应链管理(SCM)、客户关系管理(CRM)、产品生命周期管理(PLM)这些企业级服务软件,从企业管理集成的角度来看,它们之间既有区别,也有联系。
1、ERP必须管什么,无需管什么?
无论商人们怎么炒作,ERP的核心就是管制造资源,核心的核心就是管物料。这是ERP的立身之本。但如前所述,要管好生产,离不开财务、销售、供应这些工作,其实还离不开研发工作。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,要将这些工作都纳入ERP的管理范畴,ERP就会变成四不像了。所以,在实践中ERP的范围也没有无限扩大。毕竟,一个企业如果足够大的话,它的每一项工作都博大精深,不可能由一个系统管好,也没有哪家软件公司对制造商的所有业务都那么精熟。例如,财务工作绝非只是管好原材料、在制品、成品这个库存科目就好了,销售工作和供应工作,也绝非只是管好应收应付科目和交收货时间就好了。
因此,ERP必须要管好的是物料,与生产管理相关其他工作可以由ERP来管,也可以由更专业的系统去管,而且企业规模越大,产品越复杂,就越是这样。
2、SCM和CRM,作为更专业的系统,要管什么?
每种信息化系统,都有其自身的核心对象。ERP系统的核心对象是物料。SCM的核心对象就是供应商。每一种物料的所有供应商,都需要管理。每一个供应商的资质情况,需要实施维护。包括每一笔未完成订单的现状、每一笔历史订单的记录、供应商的能力(包括供应商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)等等都需要管理。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也需要管理(例如我向起重机生产商订货,但我指定要这台起重机必须使用某种型号的发动机)。供应商的这些信息,有助于以后在选择供应商时进行筛选对比。引入新的供应商,也需要一定的流程、角色和表单。这就是SCM。
CRM也有一大摊子事情,它的核心对象应该是“销售机会”。每一个机会的客户采购流程识别到了吗?是怎样的?目前处于哪个阶段?每一个机会的决策关键人识别到了吗?分别是谁?什么性格?什么态度?如何能够影响到他?针对每个销售机会,每一个关键人的公私两方面需求分别是什么?我们能够满足多少?等等。更宏观的看,市场的需求趋势是怎样的?现实的/潜在的竞争对手现状如何?这一系列问题,显然是CRM系统而非ERP的用武之地。
3、PLM管什么?
PLM(产品生命周期管理),到如今IT业的人可能也未必都知道,但制造业的人应该都听说过吧。PLM系统的核心对象其实也是物料,只不过是物料的数据,而不是物料的实体。PLM是由PDM(产品数据管理)发展而来的,听听这名字,就大概知道它是干啥的了。每种产品都是由若干个物料构成的,而且单件产品中每种物料的用量也不同。记录这些信息的文件,就是BOM(物料清单),这是ERP系统最基础的输入信息,接触过ERP的人都知道这一点。问题是,BOM是怎么来的?答案很显然:研发工作生成的。研发工作,就是定义产品应该是怎样的一项工作。一个产品,由哪些物料构成,由这些物料如何构成,这就是产品定义工作,也就是研发工作。所以,PDM管的就是BOM,BOM中的每一项物料的数据(物料的几何外观如何?理/化学性能如何?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由哪些其他物料来代替?除了本产品之外,它还用于哪些其他产品?……)PLM不仅要管这些数据,而且要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管理这些数据。所谓产品生命周期,是指产品从最初的创意到最后的退市的过程。一般来说,分为“概念”、“设计”、“工艺”、“确认”、“量产”、“服务”等阶段。
4、四大系统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,都是怎样的关系?
四个系统,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是相互配合的关系。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,有些系统的“戏份”重,有些系统的“戏份”轻。
在概念阶段,最重要的就是CRM系统。因为,毕竟需求来自于客户(不仅包括具体向公司订货的客户(狭义),而且还包括广义的客户,包括公司内部代表客户的“市场部”)。我们应该研发一种什么样的产品?该产品应该能够完成什么功能?应该具备什么特征?性能应该达到什么要求?成本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?要实现这些,产品的工作原理应该是怎样的?产品的各个部分的布局大概应该是怎样的?这一系列问题,都是在“概念”阶段需要确定的。在这一阶段,CRM是主角,PLM是配角。
在设计阶段,PLM是主角,SCM是配角,CRM基本上就“下台”了。产品的原理和布局确定之后,就要进行详细设计。每个零件的选材、尺寸都要在这个阶段确定下来。因此,PLM当然是主角。SCM是配角,是因为设计部门很可能会决定某些零部件(例如电机)别自己做了,买吧。那么应该买什么样的零部件?有什么尺寸和性能要求?供应链部门要随时与设计部门保持数据同步,以便设计一旦定型就可以落实供应商(目的是加快产品上市周期)。
到了工艺阶段,主角依然是PLM,SCM也还在台上,但ERP也开始上台了(但戏份不算重)。这个阶段,ERP上台的原因,是因为工艺通常会涉及到“试制”。试制,就要牵扯到物料、设备、车间的人力资源。
在确认阶段,SCM和ERP的戏份开始加重,PLM逐渐“隐退”。所谓确认,就是样机(原型机)的制作,根据样机的测试表现来调整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。企业在这个阶段需要为该产品投入更多的制造资源和供应商资源。
到了生产阶段,ERP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主要角色,SCM也是第一配角。PLM在戏份进一步降低,但不会没有。因为生产的过程中,通常都会存在变更。变更,就是修改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。有些变更,是为了改错,之前的设计有问题,需要改正。有些变更是为了改进,之前的设计不是不行,只是不够好,需要优化。越是单件小批量,这种情况就越突出(例如船舶、飞机);越是大规模量产,这种情况就越少见。在该阶段的后期,CRM就会重新回到舞台上来,因为越来越精准的交货日期(或者产品发布日期)。
在服务支持阶段,CRM再次成为主角,SCM基本上退出了。PLM和ERP都还有一些分量。ERP不会完全退出的原因是,产品的返修、维护、保养会涉及到零部件和配件的生产。PLM不会完全退出的原因是,产品的返修、维护、保养时,服务工程师需要参考当初的产品设计成果和工艺设计成果,而且保养作业的流程也是当初在产品研发时制定的,记录在PLM系统中。
四个系统的关系,可以用下图来示意: